0523-84336988

开元体育亚洲化工四小龙|台塑集团:4家石化类上市公司合计堪比中国石化

开元体育 > 新闻中心 > 交流合作

  开元体育亚洲化工四小龙|台塑集团:4家石化类上市公司合计堪比中国石化台塑企业于 1954 年创立塑胶公司。 1957 年由日产四吨的 PVC 粉工厂开始生产,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小的 PVC 粉工厂 。 PVC粉厂起家,从中间原材料不断往上下游拓展。

  1954年,王永庆、王永创立福懋塑胶(后改名为塑胶,简称台塑),成为第一家塑胶公司,主要产品为PVC粉,生产规模4吨/日(月产100吨),然而由于下游塑料加工业者对新厂没有信心、本地市场体量小(月消化15吨)、产品成本高等因素,市场难以推广。

  为扭转局势,台塑决定扩大生产规模,拓展海外市场。台塑将PVC粉生产规模由由4吨/日提升到40吨/日,以降低生产成本,并于1958年台塑成立南亚塑料(塑胶二次加工,简称南亚)进军下游市场,台塑进入垂直整合发展模式新,1963年,再设立三次加工工厂新东方塑料公司,目的是将三次加工品出口至海外市场,至此台塑成为行业领先者。

  台塑企业上下游整合稳步向前的同时,及时把握住纺织业的巨大需求,于1965年成立化学纤维(简称台化),初期主要为南亚塑料生产的人造革生产粘胶纤维,后续为其织品提供染色及加工工序,并发展为世界生产四大人造合成纤维的领军企业。

  为提高附加价值及提供下游客户更完善的服务,台塑集团于1973年创立织布染整一体化作业的中游产商福懋兴业,成为唯一能同时生产四种纺织用纤维且提供染整加工的企业,也成为世界最大的纤维生产厂商之一。

  为解决PVC上游原料供给不足问题,公司于1973年首次向政府提出兴建轻油裂解厂(即“六轻计划”),经过近20年努力,1992第一家民营炼油厂台塑石化正式成立。

  纵观台塑集团之发展历程,台塑集团专注于垂直整合,打通石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,省去中间的运输、交易环节和费用,能源实现有效利用,集团内部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整个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(中间没有销售环节,可以更加专注生产,提高生产效率)。

  公司完成了从最原始的原油作为原材料,到终端产品全产业链布局,凭借低成本优势在地区、和海外抢占欧美企业市场份额。

  台塑集团经过60多年,相关企业达100多家,上市企业也是有许许多多,其中最重要的公司为台塑、台塑石化、南亚塑料和台化。

  台塑石化主要是从事大炼化,为下游子公司提供核心原材料,各个子公司分工协作,完成整个石化产业链一体化,打造台塑石化王国。

  主要子公司最新市值方面,台塑石化市值在集团中位居第一,折算后达到2400亿人民币,南亚科技、台塑和台化均在1300亿人民币市值以上,公司化工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合计市值在6600亿以上,和中国石化(7000多亿)市值不相上下。

  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54年,塑胶是集团最早成立的公司,历经四十余年之努力,目前资本额为353亿,公司目前经营业务及产品包括塑胶原料制品、塑胶加工、纤维制品、电石产品方面。

  其中PVC粉年产能130万吨,不仅系最大生产厂,若含美国投资公司年产能达230万吨,是世界上最大PVC粉生产厂。

  台塑公司有超过70%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和地区,公司主要分为塑胶部门、聚乙烯部门、聚丙烯部门、PMMA部门和化学品部门,各部门历年营业收入比例稳定,且较为均衡,中国占比在35-40%,地区在30-35%之间,其他地区在25-30%之间。

  台塑近10余年收入基本稳定在400亿元左右,利润在30-110亿元波动,利润中枢值在70亿元。

  台塑核心业务占比:台塑产品中氯碱(PVC+烧碱)占比为35%,聚乙烯系列21%,聚丙烯系列17%,其他(碳纤维、SAP等)占比为27%。

  市场占有率高:台塑各个产品在地区的占比非常高,例如PVC粉、液碱、丙烯酸系列等在地区的占比在60-80%之间。

  南亚塑料公司创立于1958年,当时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消化台塑PVC粉,发展PVC制品,降低PVC生产成本,随着PVC产量提升,产品价格降低和市场培育成熟,台塑和南亚塑胶收入和利润大增,销量方面台塑的PVC粉产量由1200吨增加到100万吨。

  1969年进入聚酯领域,后来经过多年发展主要产品有塑料加工、塑料原料、电子材料及聚酯纤维产品等四大类。南亚公司为世界最大塑料加工厂,聚酯产品产量及电子材料之铜箔基板产能亦名列前茅。

  营收与利润方面,南亚塑料近10余年收入基本稳定在600亿元左右,利润在10-130亿元区间,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波动较大,利润中枢值在70亿元。

  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:塑料加工产品市占率在40%-60%之间;涤纶长丝和乙二醇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%和35%。

  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,公司历经五十余年的努力,已发展成为横跨石化、塑料原料生产及纺织业上下游一体化生产领域的企业,根据公司官网对台化公司概况的描述,大体可以将台化公司的发展历程归结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:

  根据王永庆在设厂宗旨中描述,创立时因环境限制,天然纤维匮乏,为配合纺织工业急速发展,在彰化厂区筹建利用山林杂木之小径木或枝梢材制造木浆、人造丝并向下游发展纺纱、织布及染整加工等一体化的纺织工厂。

  1973年起又陆续建设尼龙原丝、尼龙加工丝、尼龙织布等工厂,使公司的纺纤产业包含人造丝及尼龙大体系。

  除彰化厂区以外,投资设厂地点亦延伸至龙德及新港等地,运营规模持续扩充,成为国内大型化纤生产厂之一。

  1987年公司在龙德厂区设立PTA厂,以继续扩大运营规模,实现产品多样化、经营多极化的发展,公司开始跨入石化行业。

  1995-1999年配套大炼化建设苯酚、PTA、DMF、PP和PC等工厂,进一步丰富台化产品线年,公司参与集团的六轻计划,配合集团石化原料上下游一体化的垂直整合,在麦寮离岛工业区投资建设Aroma(芳香烃衍生物)、苯酚、苯乙烯、PTA、HAC、PS、ABS、PP和PC等工厂,产品涵盖石化中游原料、泛用塑料及工程塑料原料。

  在2001年,为扩大公司的规模及分散投资,公司进军市场,并陆续在宁波地区获准设立ABS厂、汽电共生厂、PTA厂、PS厂及合成酚厂,正式迈入海外投资,目前宁波厂区PTA、ABS、PS产能分别为120、45开元体育、20万吨。公司积极优化产能结构,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布局。

  营收方面,伴随炼化项目的不断投产带来的丰富原材料,台化收入从2005年的400亿,稳步增长到2010年的800亿左右,10-13年收入基本在800亿以上,13-15年随着原油价格变化公司收入有下跌,但下跌幅度不大。

  净利润方面,在20-110亿元区间震荡,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波动较大,利润中枢值在60-70亿元。

  核心产品市占率高:的主要产品PX、PTA、粘胶短纤、合成酚、PP和PC等在地区的市场份额在35-50%不等,龙头企业的市占率非常之高,多余的产品还出口到中国等地区。

  上世纪60年代,受累于PVC原料短缺,台塑集团进口昂贵的海外原料,1973年,台塑向政府申请“六轻计划”,但同年5月遭到否决,1986年,计划通过审批,1992年第一家民营炼油厂台塑石化成立。

  1996年开元体育,麦寮汽电股份成立,此后各公用发电厂相继完成建设,1999年为配合油品运输,成立六轻汽车货运股份有限公司,为后期的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配合基建的推进,轻油裂解厂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,1994年,“六轻计划”正式动工,1999年轻油裂解一厂完工,实现年产乙烯45万吨,次年公司开始生产LPG、轻油、煤油等石化产品。

  2007年,年产120万吨乙烯的轻油裂解三厂正式投厂,至此,台塑石化乙烯产能已达280万吨。2007年末,台塑石化营收已达1579亿。

  2008年地区原油自产量为1.6万吨,进口量为5294万吨,进口依赖度接近100%,地区原油高度依赖进口。整个地区炼油企业有两家,中化和台塑,产量占比各为50%,两家公司垄断炼油。

  台塑集团石化产业的发展属于逆向式整合的发展模式,石化下游的产业如纺织服装,塑胶制品,橡胶制品业等轻工业先行发展,之后才开始发展石化上游的轻裂厂,属于自下游往上游的逆向发展模式。此类型的发展模式造就了的石化业繁荣。

  台塑石化具有2500万吨的炼油产能开元体育,以2016年为例,年产汽柴油等1950方,乙烯产能300万吨(台塑石化和中油合计产能为404万吨)、丙烯240万吨。市场占有率方面,台塑石化汽柴油等在地区的市占率为20%左右,乙烯和丙烯的市占率很高,分别为73%和66%。

  台塑石化的主要客户是集团客户,台化、台塑和南亚三家占到公司的收入的40%左右;台塑石化的石油重要来自于中东地区,如沙特、科威特等。